羊毛被检测的国标检验标准是什么
来源:企检网 时间:2025-02-18 浏览:24
羊毛被检测的国标检验标准是GB/T 22796-2009《被、被套》、GB 18383-2007《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GB/T 2910.1-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试验方法通则》等,下面由企检网小编带您了解羊毛被检测的相关内容,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羊毛被的分类与定义
1.主要类型
-纯羊毛被:采用100%天然羊毛填充,具有极佳的保暖性和透气性。
-混纺羊毛被:羊毛与其他纤维(如聚酯纤维)混合填充,旨在提升耐用性和降低成本。
-功能性羊毛被:添加了特殊功能材料(如抗菌纤维),在保持羊毛优点的同时增加了额外的功能特性。
2.材料分类
-细羊毛:通常来自绵羊,纤维较细,手感柔软,适合制作高档羊毛被。
-粗羊毛:纤维较粗,强度较高,适合制作耐用性更强的产品。
-再生羊毛:由回收的羊毛制品再加工制成,环保且经济实惠。
二、羊毛被检测的核心标准
1.国家标准
-GB/T 22796-2009《被、被套》:规定了被类产品(包括羊毛被)的基本技术要求,如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物理性能等。
-GB 18383-2007《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明确了絮用纤维制品的技术规范,适用于羊毛被的填充材料。
-GB/T 2910.1-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试验方法通则》:规定了纤维含量定量分析的方法,适用于羊毛被的成分检测。
2.行业标准
-FZ/T 62002-2012《被、被套》:详细规定了被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包括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物理性能等指标。
-QB/T 1193-2012《羽绒羽毛被》:虽然主要针对羽绒被,但其中关于物理机械性能的要求也可应用于羊毛被的设计和制造。
3.国际标准
-ISO 137-2006《纺织品 纤维长度分布的测定》: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涵盖了纤维长度分布的测定方法,适用于羊毛纤维的检测。
-EN 12925-1:2001《纺织品 水分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烘箱干燥法》:欧洲标准,规定了纺织品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羊毛被的含水率检测。
三、羊毛被检测的关键项目
1.物理性能检测
-尺寸稳定性: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拉伸、收缩实验,评估羊毛被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形。
-填充量和均匀性:测量羊毛被的填充重量,并检查填充物的均匀分布情况,确保各部位保暖效果一致。
-撕裂强度:测量羊毛被面料抵抗撕裂的能力,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易破损。
2.化学性能检测
-有害物质限量:检测羊毛被中是否含有过量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重金属等,保障使用者健康。
-pH值:测量羊毛被面料的酸碱度,确保其对皮肤无刺激性,特别是在直接接触皮肤的场合尤为重要。
-防虫剂残留:对于经过防虫处理的羊毛被,需检测防虫剂的残留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3.功能性检测
-保暖性:通过热导率实验评估羊毛被的保暖性能,确保其在寒冷环境下能提供足够的温暖。
-透气性:检测羊毛被面料的透气性能,确保长时间使用时不会产生闷热感,尤其适用于夜间睡眠环境。
-吸湿性:测量羊毛被的吸湿能力,确保其能够有效吸收人体散发的湿气,保持干爽舒适的睡眠环境。
4.安全性检测
-阻燃性能:模拟真实火灾场景,检测羊毛被材料的阻燃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延缓火势蔓延。
-边缘处理:检查羊毛被边缘是否有锐利边缘或松散线头,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伤害。
四、羊毛被检测的实施流程
1.前期准备
- 收集羊毛被的设计图纸、原材料清单、生产工艺流程等资料,明确检测范围和重点。
- 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时间安排。
2.现场检测
- 使用专业仪器对羊毛被的各项性能进行全面检测,记录检测数据。
- 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进行标注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3.报告编制
- 根据检测结果编制评估报告,包含羊毛被的质量分析、检测数据、问题整改建议等内容。
- 报告需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提交企业负责人及监管部门备案。
4.整改与复检
- 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
- 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检,确保所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