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米检测标准最新版是什么?
来源:企检网 时间:2025-04-01 浏览:30
问:国家大米检测标准最新版是哪些?如何执行检测流程?
答:
一、标准名称
1.GB/T1354-2018《大米》
2.GB27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
3.GB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GB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5.GB/T17891-2017《优质稻谷》
二、标准内容
一、GB/T1354-2018《大米》
该标准规定了大米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储存要求。其中明确了大米的质量指标,包括加工精度、碎米率(籼米≤15%、粳米≤7.5%)、杂质总量(≤0.25%)、水分含量(≤14.5%)、黄粒米(≤0.5%)等核心参数。标准将大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具体指标进行了量化规定。
二、GB27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
该标准涵盖所有粮食类产品的安全要求,包括大米。重点规定了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10μg/kg)、重金属(铅≤0.2mg/kg)、微生物(霉菌≤100CFU/g)等安全限量。同时明确了感官要求,要求大米无霉变、无虫害、无异味。
三、GB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针对大米中的污染物,规定了铅(≤0.2mg/kg)、镉(≤0.2mg/kg)、无机砷(≤0.15mg/kg)等重金属的最大允许含量。新增对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管控要求,明确苯并[a]芘≤5.0μg/kg。
四、GB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该标准涵盖大米中农药残留的446项限量指标,包括杀虫剂(如毒死蜱≤0.1mg/kg)、杀菌剂(如嘧菌酯≤0.05mg/kg)、除草剂(如草甘膦≤0.1mg/kg)等。新增对氯虫苯甲酰胺(≤0.01mg/kg)等新型农药的管控。
五、GB/T17891-2017《优质稻谷》
该标准规定了优质稻谷的质量要求,间接影响大米品质。核心指标包括整精米率(≥44%)、垩白度(≤5%)、直链淀粉含量(15%-24%)、胶稠度(≥50mm)等。适用于优质籼稻谷和粳稻谷的分级检测。
三、检测方法、工具、流程及要求
1.检测方法
理化指标检测:采用GB/T5494-2019《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测定杂质含量;使用直链淀粉测定仪分析淀粉组成。
污染物检测:铅、镉等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微生物检测:依据GB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进行培养计数。
2.检测工具
精密仪器:包括电子天平(精度0.001g)、分光光度计、水分测定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快速筛查设备:如重金属快速检测仪、农药残留速测卡。
3.检测流程
采样:按GB5491-2018《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执行,确保样品代表性。
前处理:粉碎、消解(重金属检测需微波消解)、萃取(农药残留需固相萃取)。
仪器分析: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对应设备,校准后上机测定。
数据判定:将检测结果与标准限量值对比,出具合规性报告。
4.第三方检测机构要求
第三方检测机构需具备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资质,确保检测数据权威性。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程序(SOP),定期参与能力验证以保障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