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发布时间:2014年6月9日
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施日期:2014年12月1日
主管部门:应急管理部
归口部门: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人: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常州迅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温州迅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
二、标准内容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中眼面部防护激光防护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防意外暴露于激光辐射(波长范围在180nm至1mm)的眼护具,包括激光眼镜、激光眼罩、激光面罩或面屏。
本标准不适用于作为观察窗用于激光设备上的激光防护滤光片,也不适用于光学设备(如显微镜和放大镜)中的激光防护滤光片。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41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 30042—2013个体防护装备眼面部防护名词术语
GB/T 32166.2—2015个体防护装备眼面部防护职业眼面部防护具第2部分:测量方法
GB/T 72471.1—2024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和要求
术语和定义
激光防护镜:用于防止意外激光辐射的眼护具。
光密度(OD):在给定波长下,材料对光的吸收能力的度量,其数值等于透射率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技术要求
防护性能:激光防护镜应能有效防护相应波长范围内的激光辐射,其光密度值应符合相应要求。例如,对于1064nm波长的激光,光密度值应至少为5。
光学性能:激光防护镜的透光率应不低于80%,雾度应不大于3%。
机械性能:激光防护镜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承受5J的冲击能量。
标识:激光防护镜应清晰地标明其防护波长范围、光密度值、适用的激光器类型等信息。
试验方法
防护性能试验:采用GB/T 72471.1—202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激光辐射防护性能试验。
光学性能试验: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采用GB/T 2410中的方法。
机械性能试验:采用GB/T 32166.2—201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冲击试验。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每副激光防护镜应经生产厂质检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
型式检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标志:产品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防护波长范围、光密度值、生产厂名称、地址、生产日期等信息。
包装:产品应包装在干燥、清洁的包装盒内,并附有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
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
储存:产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
三、标准作用
工业生产场所:在激光加工、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人需要佩戴激光防护镜以防止激光对眼睛造成伤害。该标准为工业生产场所提供了选择和使用激光防护镜的依据,保障了工人的职业安全。
医疗场所:在激光治疗、激光手术等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都需要佩戴激光防护镜以防止激光对眼睛造成伤害。该标准为医疗场所提供了选择和使用激光防护镜的依据,保障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科研场所:在激光实验、激光研究等科研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佩戴激光防护镜以防止激光对眼睛造成伤害。该标准为科研场所提供了选择和使用激光防护镜的依据,保障了科研人员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