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618909

400-886-5719
首页  > 新闻资讯 > 检测标准

GB/T 27533-2024《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解读

GB/T 27533-2024 更新时间: 2025-03-26

标准详情

GB/T 27533-2024《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T 27533-2024《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并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81)归口,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旨在规范和指导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工作。其英文名称为“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国际标准分类号为11.220,中国标准分类号为B 41。该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包括青岛农业大学、逢时(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起草人有张洪亮、单虎、马清霞等多位专家。

二、标准内容

GB/T 27533-2024《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涵盖了犬细小病毒病的多种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样品采集、处理与保存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病毒分离鉴定、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PCR、荧光PCR等技术。在临床诊断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犬只感染细小病毒后的典型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为兽医现场初步判断提供了依据。样品采集部分则明确了粪便、血液等样本的采集方法、保存条件及运输要求,确保样本的质量和检测的准确性。而各种实验室检测技术的规范,为精准诊断提供了科学支撑,例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因其快速、简便的特点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PCR及荧光PCR技术则以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成为确诊的重要手段。

三、标准应用场景

该标准在兽医临床、动物检疫、宠物医院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兽医可依据标准中的临床诊断要点,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地判断犬只是否感染细小病毒,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动物检疫工作中,标准为检疫人员提供了规范的检测流程和判定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防止病毒的传播扩散。对于宠物医院而言,严格遵循标准进行诊断,不仅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还能增强客户对医院专业性的信任。此外,在犬只养殖繁育行业,该标准也为从业者提供了科学的疾病监测手段,有助于保障犬群的健康,降低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总结

GB/T 27533-2024《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的发布实施,为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提供了全面、规范、科学的技术指导,对于提高我国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丰富多样的诊断方法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将有助于兽医工作者更精准地识别和应对犬细小病毒病,保护犬只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该标准的实施,也体现了我国在动物卫生标准化建设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为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阅读剩余 50%
10分钟响应  一对一服务   方便快捷

企检网400-886-5719

企检网1865618909

检测报告查询
企检网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检网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检网
企检网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