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 15976-2015《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2015年6月2日。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归口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英文标准名: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schistosomiasis。
起草人:周晓农、林丹丹、汪天平、黄希宝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二、标准内容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控制、传播控制、传播阻断和消除的要求及考核方法。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疫情控制阶段的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低于5%、传播阻断阶段的钉螺指标修改、消除阶段增加感染性钉螺要求等。
新增内容:增加了血吸虫病监测体系的要求,并对传播阻断和消除阶段的重要指标进行了修订。
替代情况:该标准代替了GB 15976-2006《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
三、标准应用场景
疫情控制阶段:适用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通过降低感染率和控制钉螺传播,实现疫情的有效控制。
传播阻断和消除阶段:在传播阻断阶段,重点监测钉螺和感染性钉螺的指标,确保传播链的阻断;在消除阶段,进一步巩固成果,防止疫情反弹。
监测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疫情风险,确保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考核与评估:为不同防治阶段的目标考核提供明确的指标和方法,确保防治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四、总结
GB 15976-2015《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标准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它不仅完善了疫情控制和传播阻断的指标体系,还为消除阶段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这一标准的实施,我国在血吸虫病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消除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