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与实施日期:GB 8108-2014《车用电子警报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4年12月5日联合发布,并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发布与归口单位:该标准由公安部提出,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英文标准名:Vehicle electronics sirens。
起草人:主要起草人包括陆海峰、潘汉中、邹永良、田忠玉、张军、徐翼、马静洁、李壮志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3.320,属于环保、保健与安全领域中的预警和报警系统分类。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上安装使用的电子警报器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安装、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合格证和包装等内容。
技术要求:标准对警报器的外观、结构、功能、电气性能、声学性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警报器各声调的声压级应在110dB~130dB之间,且各声调的音响频率和重复变调周期需符合规定。
试验方法:详细规定了警报器的电气性能试验、耐高温性能试验、耐低温性能试验、防雨性能试验、防尘性能试验等方法。
安装与检验:明确了警报器的安装要求和检验规则,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特种车辆:本标准适用于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等特种车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发出警报,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注意避让。
应急救援:在应急救援场景中,车用电子警报器能够为救援车辆提供清晰的警报声,帮助其快速到达事故现场,提高救援效率。
交通管理: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警报器的使用有助于维护交通秩序,确保特种车辆优先通行。
四、总结
规范行业发展:GB 8108-2014《车用电子警报器》标准为车用电子警报器的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提升应急效率:通过规范警报器的性能和使用,标准有效提升了特种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响应速度和救援效率,对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