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 31826-2015《聚丙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2015年6月30日。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归口部门: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英文标准名:《Energy Consumption Limit for Polypropylene per Unit Product》。
起草人: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起草。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连续气相法和连续液相本体法生产聚丙烯的企业,规定了能耗限额的技术要求、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及节能管理措施。
能耗限额:标准明确了现有装置的能耗限定值、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能耗准入值以及能耗先进值。具体数值根据工艺路线(连续气相法和连续液相本体法)有所不同。
统计与计算:能耗统计范围涵盖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计算方法依据GB/T 2589,将各种能源折算为千克标准油(kgoe)进行核算。
节能管理:企业需建立能源管理制度,配备计量器具,并采取节能技术措施,如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回收余热等。
三、标准应用场景
企业能耗管理:该标准为聚丙烯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能耗控制指标,有助于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新建项目审批:新建或改扩建聚丙烯项目需依据能耗准入值进行设计和审批,确保项目符合国家节能要求。
行业监管与考核:政府部门可依据该标准对聚丙烯企业进行能耗考核,推动行业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改进与创新:标准的能耗先进值为企业提供了节能目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四、总结
GB 31826-2015《聚丙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为聚丙烯行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能耗管理依据。它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还对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