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 32166.1-2016《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部防护 职业眼面部防护具 第1部分:要求》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称: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部防护 职业眼面部防护具 第1部分:要求。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6年2月24日。
实施日期:2017年3月1日。
主管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归口部门: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2)。
英文标准名: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Eye and face protection—Occupational eye and face protectors—Part 1: Requirements。
起草人:黄帅、郭德华、商景林、王翔、郭娅、徐盛、陈文斌、马胜男、李育豪。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40。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眼面部防护中(主要是工业防护)用于保护眼部或面部安全的平光防护具或部件。
主要内容:
规定了职业眼面部防护具的分类,包括功能类型和具体类型。
明确了基本要求,如无害性、头带、镜片最小尺寸、光学要求、强度、抗老化性能、阻燃性等。
规定了特殊要求,如光辐射防护要求、非辐射行业用眼面部防护具的附加要求。
提出了产品标识要求,包括永久标识的组成信息、标记位置和方式。
三、标准应用场景
工业防护领域:在化工、机械制造、建筑等工业领域,劳动者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符合标准的眼面部防护具,以防止飞溅物、粉尘、化学液体等对眼睛和面部造成伤害。
应急救援场景:消防员、急救人员等在执行任务时,需佩戴具有抗冲击、防火、防毒等特殊性能的眼面部防护具,以保障自身安全。
实验室环境: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操作时,需佩戴符合标准的眼面部防护具,防止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产品制造企业:防护具生产企业需依据该标准生产产品,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保障使用者安全。
四、总结
GB 32166.1-2016是我国针对职业眼面部防护具的重要标准,为工业防护、应急救援、实验室等领域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眼面部防护水平,减少职业伤害,保障安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