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4391-2021《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性能要求》于2021年8月10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标准是对GB 14391-2009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二、标准内容
GB 14391-2021规定了406 MHz频段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的系统要求、数字信息内容、环境和运行要求、主体结构、自由浮离释放和激活装置以及标签与标记。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系统要求:明确了EPIRB的发射频率、频率稳定性、发射功率、天线特性等技术参数。
数字信息内容:规定了短格式(112比特)和长格式(144比特)信息的结构,包括系统位、数据位、纠错校正编码等。
环境和运行要求:要求EPIRB能在极端温度、湿度、盐雾等环境下正常工作,并具有足够的浮力和抗冲击能力。
主体结构:EPIRB应采用防腐蚀材料,外观为黄色或橙色,具有反光性能,并配备低负载循环灯。
自由浮离释放和激活装置:确保EPIRB在船舶沉没时能自动释放并激活。
三、标准应用场景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船舶上配备的406 MHz频段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设备,也适用于该类设备的研发、生产及管理。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海上遇险救援:在船舶遇险时,EPIRB能够自动或手动激活,向国际搜救卫星系统(Cospas-Sarsat)发送遇险信号,提供船舶的位置信息,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
海洋渔业和海上运输:为渔业船舶和商船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在恶劣海况下仍能发出求救信号。
海上施工和探险:在海上施工平台或探险活动中,EPIRB是重要的应急设备,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通知救援部门。
四、总结
GB 14391-2021的发布与实施,为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通过提升EPIRB的性能和可靠性,该标准显著增强了海上遇险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为船舶安全和海上人员的生命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static/home/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