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凝胶检测的方法有哪些(详细介绍大全)
来源:企检网 时间:2025-01-15 浏览:9
抑菌凝胶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检测方法有OD值计数法、涂布平板法、抑菌环法、扫描电镜法(SEM)、载体浸泡定量抑菌试验、抑菌环试验等,下面由企检网小编带您了解抑菌凝胶检测的相关内容,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1、OD值计数法
步骤:
将一定菌液浓度(约10^6 CFU/ml)的细菌悬液与抗菌凝胶孵育12小时(时间可根据试验设计调整)。
孵育结束后,将细菌悬液稀释适当比例,便于后期计数。
采用OD值计数法计算抑菌率。
原理:OD值计数法免去涂板操作,可直接对抗菌凝胶作用后的细菌悬液进行OD600吸光度值的测定。OD值越低,抗菌作用越强。
2、涂布平板法
步骤:
将一定菌液浓度(约10^6 CFU/ml)的细菌悬液与抗菌凝胶孵育12小时(时间可根据试验设计调整)。
孵育结束后,将细菌悬液稀释适当比例,便于后期计数。
接种至固体营养培养基表面,37℃培养12-24小时后,取出培养皿拍照计数。
可分别采用平板计数法和活死/染色法,计算抑菌率。
原理:平板计数法可通过明场拍照,利用ImageJ软件计算得到抑菌率。活死/染色法可利用活死细菌双染试剂盒分别将活细菌和死细菌染上绿色和红色后,进行细菌活死的镜检观察,该方法更为直观。
3、抑菌环法
步骤:
将一定体积大小的圆柱形水凝胶样品或浸润抗菌凝胶溶液的纸片放入均匀涂有细菌悬液的固体营养培养基上。
37℃培养12-24小时后,测量抑菌环大小。
原理:水凝胶的抗菌性能由抑菌环的直径来决定,直径越大则抗菌性能越好,反之则抗菌性能越差。
4、扫描电镜法(SEM)
步骤:
将水凝胶作用后的细菌经2.5%戊二醛溶液于4℃条件下固定40分钟。
依次使用浓度为20-10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梯度脱水后,干燥后进行SEM观察。
原理:通过SEM图可直观看出:空白试样组处理过的细菌细胞膜是完整光滑的,而抗菌水凝胶处理后的细菌细胞膜一般会发生皱缩,发生形变甚至破裂。
5、载体浸泡定量抑菌试验
步骤:
取无菌平皿,用无菌镊子取2片试验样片,勿重叠,置20℃ ±1℃水浴5分钟。
在每一样片上滴加0.1 mL试验用菌悬液,立即计时。
待试验菌与样片接触作用至说明书的规定时间,分别夹取染菌样片加于5.0 mL PBS试管中,混匀。
振荡洗脱,分别吸取1.0 mL样液,按活菌培养计数方法测定存活菌数,每管样液接种2个平皿。
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较多时,可10倍系列稀释后,再进行活菌培养计数。
同时用与试验样品同质材料不含抑菌成分的对照样片2片代替试验样片进行试验,作为阳性对照。
阳性对照回收菌量为1.0×10^4 CFU/片~9.0×10^4 CFU/片;取同批次PBS、培养基作阴性对照。
所有试验样本和对照样本均在36℃±1℃培养,细菌繁殖体培养48小时、白色念珠菌培养72小时观察最终结果。
试验重复3次,计算抑菌率。
结果判定:抑菌率≥50%~90%,判有抑菌作用;抑菌率≥90%,判有较强抑菌作用。
6、抑菌环试验
步骤:
适用于含溶出性抑菌物质,可制成直径为5 mm片状物的固体抑菌产品的抑菌效果鉴定。
也可用于鉴别抗抑菌样品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抑菌物质。
结果判定: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阳性对照菌数比0接触时间的菌数明显增加。各次试验的杀菌率均≥90%,即可认定该样品具有抗菌作用;杀菌率≥99%,判有较强抗菌作用。
7、振荡烧瓶试验
步骤:
适用于添加有非溶出性抗菌物质的抗菌产品对微生物抗菌效果的鉴定。
在进行振荡烧瓶试验前,需要鉴定其抗菌成分是否可溶出,如果有溶出性抗菌材料,参照可溶出抗菌材料检测,无溶出性抗菌材料,可选用振荡烧瓶法进行。
结果判定:不加样片组的菌落数在1.0×10^4 CFU/mL~9.0×10^4 CFU/mL,且样品振荡前后平均菌落数差值在10%以内,试验有效;被试样片组抑菌率与对照样片组抑菌率的差值≥26%,判产品具有抗菌作用。
8、贴膜试验
步骤:
适用于PE抗菌底模、PE打孔膜及PE抗菌包装袋、抗菌塑料、抗菌地板、抗菌瓷砖等产品抗菌效果测定。
通过将细菌污染于样品表面,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使细菌与样品表面充分接触,以测定其抗菌效果。
结果判定:根据具体标准进行判定。